,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0租金”的背后,如何重构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09-24 16:21:26         来源:淘钢网   10306    
“0租金”的风吹到了多地国资产业园。今年以来,包括广州黄埔区、南沙区以及深圳、成都、苏州、杭州、北京等地先后提出了“0租金”产业园的举措,喊出了“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潜台词中充满了城市对科技企业抢先锁定、加快培育的渴求。

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国内至少有七地宣布了国企零租金产业园的相关举措。

深圳率先打响“第一枪”。3月深圳市国资委提出,统筹调配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为入园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业空间,通过区政府遴选且符合相应政策条件的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

在产业园区运营上领先的苏州国资紧随其后。4月,苏州高铁新城发布“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统筹调配10万平方米国资产业园区,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200平方米以内的面积或总数不超过10个工位的两年“零租”支持,还将为单个企业提供不超过300万元的融资额度、每年不超过1万元的平台服务额度。

广州不甘落后。6月,南沙开发区国资局负责人表示,南沙正以“8+2+3”重要产业为核心指引,开启“0租金”式产业发展合伙人招商模式,推出共计3.8万平方米零租金物业;7月底,黄埔区拿出区属国企的1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试点实施“0租金”政策。总计下来,广州是目前供应规模是最大的。

北京海淀区、成都天府新区也抛出了政策礼包。比如成都天投集团,提供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实施“阶梯式”租金减免政策;北京“中关村AI北纬社区”针对性较强,区域内企业第一年免租第二年减半,新增设企业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高校成果转化项目最高3 年全额免租。

杭州更是在“憋大招”。7月,杭州科技局发布《关于实施“润苗计划” 陪伴式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市和区、县(市)联动统筹调配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国有产业园区资源,承接遴选入园的“好苗子”企业等科技型初创企业,为其提供不超过5年的“零租金”创业场地。同时,意见稿还鼓励国资管理部门对提供并运营低成本创新创业空间的国有主体实行差异化管理。

近年来,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产业园区闲置资产,不管是厂房和楼宇非常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压力非常之大。“0租金”的模式,也许是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模式,构筑具备产业生态服务功能,尤其是资本投资功能的闲置资产,用来置换科技资本,用闲置资产入股,通过跟踪陪跑的模式,吸引优质潜力企业和超级个体,用空间换时间,锁定未来高成长科技企业,争夺定义未来产业链规则的话语权。产业园区的招商模式也从以前的服务招商等传统模式,转变为资源招商、产业生态吸引招商,从被动招商转变为主动招商,从租金到股权资本模式招商的转变。

这场产业园区“0租金”的背后,还藏着园区对产业未来不确定性的对赌,充分考验着,园区运营和研究团队,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判断能力,对当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充分研究能力,也考验着园区利用政策驱动产业发展的魄力和决心。例如具备产业生态服务能力的“0租金”园区和县域经济的以装备制造等为主的产业园区的政策驱动效能和政策运用肯定不同。

各省市产业园区,想要盘活闲置空间资源,效仿“0租金”模式应该怎么做?

第一,提升产业生态服务能力。各产业园区在梳理家产也就是闲置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园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尤其是园区的产业链生态构建功能,要充分链接城投平台或者科技企业投资平台,提高资本投资运营能力,加强园区空间资源的置换效能。对入驻企业、投资企业进行精细化策略调整,例如对于初期企业嫁接产业链资源,对于高成长企业对接资本资源,对于初期有潜力的企业,但过了免租期的,且需要较长周期的成长企业给予减租金的政策服务。

第二,强化产业链顶层构建能力。园区在研究“0租金”政策的时候,要充分对所处区域的产业链进行研究,加强产业顶层规划能力,充分选择适合进行“0租金”招商引资的产业链上企业,也要充分研判产业园区“0租金”能力,区域产业链发展、园区产业链发展,是否能够支撑“0租金”模式,不要盲目进行效仿。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优势+未来产业研判+资本投资能力+产业链构建+企业服务陪跑”的叠加效能,推动园区产业变革,引领城市区域竞争力。

第三,细化政策服务能力。产业园区“0租金”政策的实施,引进来是第一步,扎根培育是第二步,过程中的产业生态迭代和升级是根本。在产业定位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再到产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不断的修正产业发展政策和调整服务策略才是关键。各产业园区要更加注重政策服务在园区运营中的作用,做到为每一个初创高成长企业和高新企业、超级个体,对接土地、财政、工信、科技等各类委办局,协调资源和资金,提供高端产业发展保姆的服务。

六六仓智慧园区数字化布局和生态化运营理念

在这场以“空间换时间”、以“租金换股权”的产业园区模式变革中,六六仓智慧园区凭借其前瞻性的数字化布局和生态化运营理念,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一趋势的核心,将“0租金”政策从一种成本让利,升维为一种数据驱动的精准培育和价值共创模式。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是六六仓集团助力产业园数字化融合创新的重要举措。该平台通过领先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加快产业园数字化融合创新的步伐,帮助产业园优化园区过程管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标准化。平台围绕园区场景,实践“科技运营”理念,整合优质资源,提供标准化、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服务。通过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准,对资产进行一系列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持续为客户和投资人创造价值。

数据赋能,实现精准招商与产业研判。 面对“0租金”模式对园区产业趋势判断能力的核心考验,六六仓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平台通过整合宏观产业数据、区域产业链图谱及企业动态信息,构建了企业精准画像与产业匹配度模型。这意味着,六六仓不仅能评估企业的当下实力,更能通过数据模型预测其成长潜力和与本地产业的协同度,从而在“遴选”环节实现从“广撒网”到“精育苗”的转变,大幅降低了对赌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0租金”资源能投入到最具爆发潜力的“好苗子”身上。

全生命周期陪跑,强化产业链顶层构建能力。 六六仓智慧园区平台将“陪跑”服务系统化、线上化。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提供商,更是一个虚拟的产业生态组织者。通过平台,入园企业可以一键触达产业链上下游的潜在合作伙伴、技术专家与市场需求。园区运营方能够动态监测企业的发展健康度,当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如需要融资、拓展市场或技术升级时),系统能自动触发并推送个性化的资源对接方案,实现从“嫁接产业链资源”到“对接资本资源”的无缝衔接。这种基于数据的主动式服务,正是对“细化政策服务能力”的最佳实践,有效解决了企业“引进来”后如何“扎下根”、“长得好”的根本问题。

智慧化运营降本增效,为“0租金”模式提供可持续性支撑。 “0租金”并非意味着园区运营零成本。六六仓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管理、安防巡检、空间利用的智能化,显著降低了园区的日常运维成本。这部分通过技术手段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反哺到对科创企业的支持体系中,使得“0租金”政策更具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同时,智慧平台还能对园区内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聚合进行量化分析,为园区调整产业服务重点、优化“阶梯式”租金减免或股权激励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形成“政策实施-数据反馈-策略优化”的闭环。

图片

各地国资产业园掀起的“0租金”浪潮,标志着园区招商运营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从单一的空间租赁,转向融合了产业研判、资本赋能和生态服务的综合竞争力比拼。在这场变革中,成功的关键不再仅仅取决于政策的优惠力度,更在于园区是否具备精准识别未来、系统性构建生态和可持续陪跑成长的核心能力。

 

六六仓智慧园区的实践表明,数字化不是工具,而是重塑园区价值的内核。它通过数据智能与运营智慧的深度融合,将“0租金”这一政策利器,锻造成一套“精准选苗、智慧育苗、价值收获”的科学培育体系。对于意在盘活闲置资源、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各地园区而言,借鉴“0租金”模式时,或许更应思考如何像六六仓一样,构建自身的数字化产业生态运营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仅能用空间吸引企业的“今天”,更有能力用生态锁定产业的“明天”,最终赢得定义未来产业链规则的话语权。这或许正是“0租金”风潮之下,留给所有园区运营者最深刻的启示。

声明:本文参考来源网络新闻/官方媒体由六六仓集团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或复制本文,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