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7月中国物流业务总量保持扩张!五大趋势或将重塑物流行业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08 16:26:14         来源:淘钢网   10258    

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业务总量保持扩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5日)公布7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7月份,尽管有局地洪涝和连续高温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但全国物流需求保持扩张,企业内生动力较强,物流供需保持适配增长。7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5%,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业务总量保持扩张,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我国物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成三大核心引擎。

 

智能化升级

AI渗透率突破50%,重塑物流效率

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推动下,AI技术在我国物流行业的渗透率预计突破50%,带动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中国外运等龙头企业通过数智化转型,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供应链可视化与流程自动化,作业效率提升显著。江门高新港通过AI赋能,码头管理效率提升40%以上,成为“AI+物流”的示范标杆。智能化技术正渗透至物流全链条:

 

智能路径规划

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交通数据,动态调整配送路线,城市物流运输效率提升25%以上;

 

自动化仓储

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与物流机器人协同作业,存取效率与空间利用率大幅提高;

 

智能诊断与决策

AI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库存动态优化,降低货损货差风险。

绿色化转型

新能源车辆城配渗透率超30%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物流行业绿色化转型全面加速:

 

新能源车辆普及

电动货车在城市配送中的占比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城配领域渗透率超30%。河北唐山等试点城市通过购车补贴、能源补给网络完善,加速新能源物流车推广;

 

绿色包装与循环体系

快递包装减量化、循环化率达95%,年减少一次性塑料13万吨。华为等企业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碳足迹追踪,推动供应链绿色化;

 

多式联运优化

陕西略阳、江苏吴江等地完善骨干运输通道,培育专业化多式联运企业,铁路、水路货运量显著增长,降低碳排放。

全球化布局

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2.5万列

我国物流行业正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国际班列网络扩展

2025年一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4200列,货量稳定;中亚班列开行3582列,同比增长25.5%。航空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1.7%,国际航线增长超20%;

 

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国家规划建设20个国际物流枢纽中心,推动上海、深圳等港口向“贸易+金融+数字”综合服务转型。跨境物流中,区块链技术实现全链条信息透明,猪肉供应链追溯时间从7天缩短至2.2秒;

 

应急物流能力提升

全国建成30个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灾害响应中突破人力限制,配送时间缩短至4小时。

产业融合深化

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供应链韧性增强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降本增效显著

一季度重点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合同订单量同比增幅超20%,通过集采集配、统仓统配压缩装卸搬运环节,仓储费用占比回落0.1个百分点;

 

标杆企业涌现

福建中邮物流与制造业企业战略合作,实现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无缝对接,降本提质增效;

 

政策支持强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实施方案,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在设施联动、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等维度深度融合。

政策与市场协同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与国内结构转型压力,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

 

政策红利释放

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相关物流需求增长。一季度,工业物流领域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相关需求同比分别增长9.4%、4.1%;

 

中小物流企业扶持

通过金融创新、示范引领等措施,降低要素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区域协同发展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枢纽联动效应凸显,铁路与港口协同效能提升,大宗商品“公转铁”项目全面落地。

 

五大趋势或将重塑物流行业未来

 

一、价格战终结,价值战开打:从“卷低价”到“卷体验”
国家邮政局一纸“严控内卷式竞争”的禁令,让物流行业彻底告别“1元包邮”的野蛮时代。头部企业纷纷转向服务升级:顺丰推出“半日达”高端时效件,京东物流用“预售极速达”重构电商履约,极兔速递通过“跨境半托管”模式抢占海外市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包裹送到”,而是要求“精准预测送达时间”、“全程可视化追踪”、“退换货零门槛”。这场价值战中,谁能用数据精准洞察需求,谁就能赢得未来。
二、技术革命:从“工具替代”到“决策革命”
AI大模型已渗透至物流全链条:菜鸟网络的智能路由算法让快递路径优化30%,华为云“天筹求解器”为河钢供应链降低8%物流成本,新石器无人车在廊坊经洽会展示120米障碍物精准识别技术。更震撼的是,青岛试点的“地铁+无人车+航空”三维物流网络,通过地下隧道夜间运输、地面无人车配送,将城市配送时效提升55%。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物流”的边界——它不仅是货物的搬运工,更是商业决策的智囊团。
三、绿色转型:从“政策倒逼”到“商业必修课”
当欧盟对进口商品碳足迹提出严苛要求,当“可降解包装”成为消费者下单时的隐性筛选条件,绿色物流已从成本项变为竞争力。满山红公司研发的GMX/GEX生物钙剂环保粒子,143天堆肥降解率达96.58%,成为行业首个“绿色示范产品”;中远海控部署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未来,不会计算碳排量的物流企业,将失去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入场券。
四、下沉市场与跨境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正成为新蓝海:贵州、陕西、宁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超35%,新疆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近九成。而在国际市场,跨境电商物流需求保持35%-45%的增速,京东全球售“半托管”模式让中小卖家3天上架、7天开卖,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40%-50%。当国内市场卷向红海,海外市场的增量空间正吸引企业“集体出海”。
五、供应链韧性:从“成本优先”到“风险对冲”
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频发,让“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CEO的KPI。华为在墨西哥设立供应中心辐射北美市场,全国建成30个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灾害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未来,物流企业不仅要“快”,更要“稳”——能通过多供应商策略、区域库存中心、应急配送模式,为产业链加上“安全阀”。

 

六六仓视角:构建韧性生态,驱动协同进化

 

在这场重塑物流行业的深刻变革中,六六仓集团深刻认识到,单一维度的领先已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复杂挑战。我们坚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一个开放、协同、智能且富有韧性的物流生态系统。这不仅是对前述五大趋势的积极拥抱,更是我们的战略核心。

 

六六仓集团以 “智慧仓储为基,生态协同为翼” 的发展理念,为行业转型提供了生动注解。作为深耕仓储物流领域的践行者,六六仓坚信,单一环节的优化已难适应新竞争格局,唯有打通 “仓、运、配、链” 全链路,才能构建真正的价值壁垒。

 

2025年的物流行业,没有旁观者的席位。当技术、政策、市场形成共振,这场变革将比想象中更剧烈、更彻底。无论是头部企业的战略转型,还是中小玩家的垂直深耕,唯有紧跟趋势、敢于破局者,才能在这场进化革命中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

声明:本文参考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由六六仓集团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或复制本文,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