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一单制”:重构物流生态的破局之道
多式联运“一单制”:重构物流生态的破局之道
近日,一列装载着10个40英尺集装箱牛皮纸的铁水联运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驶出,经连云港港中转后,换乘泉州安通航运公司班轮水运至广州黄埔港。这是徐州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首次开行,实行“一次委托、一次结算、无缝链接”,让物流环节简化、运输效率提速5天以上,物流成本降低超15%。这一班列的开行标志着中国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已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重构物流生态、畅通双循环的核心引擎。
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全面突破
自2023年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以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5%,并将多式联运列为“四横五纵”物流大通道建设的核心抓手。地方层面,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相继出台专项政策:湖南计划到2030年建成“七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和“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四川南充通过财政奖补推动水路货运量翻番;江苏以南京、连云港为试点,创新“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模式,2023年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达232万标箱,同比增长15.2%。
数字基建破解“信息孤岛”
数字化技术成为“一单制”落地的关键支撑。铁路95306平台集成海运订舱、货物追踪功能,实现铁水数据互联;唐山曹妃甸港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路径,使车辆空驶率从28%降至12%;南京、连云港等地推广“铁路箱下水”模式,破解海运与铁路箱型不兼容难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开始应用于单证电子化——重庆物流集团累计签发2.2万笔铁路提单,通过分布式账本实现货权追溯与智能合约执行;山东博兴经济开发区依托“一单制”+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货主提供信用贷款,融资成本降低3个百分点。
从分段运输到全程无忧的范式革命
· 场景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正从大宗货物向高附加值商品延伸。2025年上半年,国铁集团与中谷物流等企业合作,推动新疆铝棒、郑州至欧洲班列等项目实现全程追踪;湖南试点“内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允许内外贸货物混装,提升船舶舱位利用率;重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纽带,实现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货值增长67%。
· 区域协同:南充构建“公铁空水”立体交通网,通过“通航水位保障机制”和“船闸管理创新”,使嘉陵江航道船舶航行效率提升40%;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首条“一单直达”物流通道贯通后,肇庆至天津的瓷砖运输时间从12天缩短至8天,综合成本下降超15%;广西北部湾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南向出海、北联欧亚”的枢纽网络,带动沿线省份对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3%。
· 金融创新:多式联运提单的物权凭证功能逐步被市场认可。山东博兴经济开发区通过“一单制”+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货主提供信用贷款,融资成本降低3个百分点;铁路部门推出的“运费贷”产品,使中小微物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约30%。
挑战与破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
尽管“一单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三大挑战:
· 标准壁垒:铁路、公路、水运在单证管理、箱型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如硫磺在水运中属非危险品,但在铁路上被列为危险品;
· 信息孤岛:铁路装卸车、货站堆场缺乏箱管信息系统,港口难以追踪内陆场站集装箱动态;
· 主体能力不足:具备全程组织能力的多式联运经营人不足10%,多数企业仍停留在“拼单”阶段。
破局路径已渐清晰:立法层面,推动《多式联运单证规则》纳入《民法典》修订范畴;技术层面,建设省级多式联运数智平台,强制开放港口、铁路、海关等公共数据;生态层面,在交通院校增设多式联运专业,推行“双导师制”,年输出复合型人才1万名。
构建全球物流命运共同体
到203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绿色智能的多式联运网络,形成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格局。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RCEP框架下多式联运互认协议的签署,中国将探索与东盟国家“一单通”模式,实现“一次检疫、全域通行”。
在这场物流革命中,多式联运“一单制”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降低物流成本,更是重构产业生态。当每一份运单都能串联起生产、贸易、金融、科技等要素,当每一次运输都能转化为数据资产与碳积分,中国物流将真正从“成本中心”转型为“价值创造中心”,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东方智慧。
六六仓集团智慧物流平台
在这场物流革命中,多式联运 “一单制” 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降低物流成本,更是重构产业生态。当每一份运单都能串联起生产、贸易、金融、科技等要素,当每一次运输都能转化为数据资产与碳积分,中国物流将真正从 “成本中心” 转型为 “价值创造中心”,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东方智慧。
而在这一宏大进程中,六六仓智慧物流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实践。六六仓智慧物流交付平台,将客户、铁路、船东、码头、仓库、车队等物流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攻克了多物流环节数据集成的难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上下游的无缝互联互通。客户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线跟踪物流动态,实时掌握货物运输位置与状态,还能在线签署电子合同及物流单据,实现了物流服务的 “一键可达”。
其多式联运协同平台打破了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主体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实现各运输环节信息实时共享与交互,在 “一单到底” 模式下,系统能自动规划最优多式联运方案并协调各运输主体作业,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为大宗商品物流降本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着中国多式联运 “一单制” 朝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不断迈进。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