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2025年9月钢材行业深度分析:供需承压下的转型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5-10-09 16:20:44         来源:淘钢网   2924    


2025年9月钢材行业深度分析:供需承压下的转型与机遇


一、9月行业整体表现:旺季不旺,供需双弱

2025年9月,中国钢材市场呈现出典型的"旺季不旺"特征。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钢铁行业PMI为47.7%,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滑,这一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分项指数显示,钢厂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产成品库存指数升至54%,创下近9个月的新高,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导致的库存积压问题。

从价格走势来看,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月内振幅不足70元/吨(最高3206元/吨,最低3139元/吨),整体呈现小幅震荡下行的态势。这种价格波动区间收窄的现象,表明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交易活跃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但钢材价格未能同步上涨,导致钢厂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部分企业已接近盈亏平衡点。

郑州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钢材集散地,9月市场表现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以方管为例,9月22日郑州市场源泰德润40402.5方管Q235价格为3690元/吨,1501505.5规格价格为3790元/吨,价格整体持稳但成交清淡。市场人士反映,受房地产项目资金紧张和基建投资放缓影响,终端采购需求明显减弱,贸易商普遍采取低库存策略以规避风险。

二、政策环境:稳增长方案引导行业转型

9月26日,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未来两年行业发展定调。方案明确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的目标,并围绕产能调控、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五大领域提出具体措施,特别强调"稳增长、防内卷"的政策导向。

这份方案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首先,在产能调控方面,提出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避免"一刀切"式限产;其次,在需求侧管理上,明确扩大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比例,推动钢铁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最后,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要求重点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发布后,鞍钢、本钢等主要钢厂迅速响应,9月产品价格政策普遍上调200元/吨,主要针对热轧等品种。这一调价行为既反映了成本压力传导的必然性,也显示出企业对政策利好的积极预期。不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需求端尚未出现实质性改善,价格传导能否顺畅仍需观察。

三、国际市场与原料价格:波动加剧

9月全球钢铁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反弹;另一方面,欧盟宣布拟对中国进口钢铁加征25%-50%关税,并筹备20项反倾销调查,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原料市场方面,9月19日山东港口进口铁矿价格上涨5-8元/吨,PB粉报价达到799元/吨;废钢均价为2114元/吨,环比微涨。焦炭价格则保持相对稳定,但受煤价上涨影响,焦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种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与成材价格疲软的局面,导致钢厂利润持续承压,江苏地区螺纹钢吨钢利润从8月的250元大幅降至9月的2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铁水产量仍维持高位,9月日均产量达240.61万吨。这种"高产量、低利润"的异常状态,反映出钢厂在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艰难平衡。专家分析,若10月需求不能如期回升,不排除部分企业被动减产的可能。

四、10月市场展望:谨慎乐观中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即将到来的10月钢材市场,行业专家观点存在一定分歧但总体偏向谨慎乐观。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认为,10月将迎来全年难得的黄金时期,钢价会有确定性震荡反弹,大多数品种反弹幅度可能超过上半年表现,钢厂利润也将有所修复。

支撑这一判断的主要因素包括:首先,传统"银十"旺季效应仍存,建筑工地赶工需求可能阶段性释放;其次,政策面持续发力,四中全会前后或出台更多稳增长措施;最后,原料价格高位回落的预期增强,有望改善钢厂利润空间。

不过,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一是欧盟加征关税的最终落地情况,可能影响出口订单;二是钢厂减产力度若不及预期,高库存压力将持续;三是房地产行业调整尚未见底,用钢需求难有大幅增长。综合来看,10月钢材市场或呈现"先弱后强"的走势,不同品种表现可能分化,建筑钢材反弹力度或弱于工业用材。

五、行业转型:数字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

在传统市场分析之外,9月行业转型动态同样值得关注。中国数字钢铁华中交易中心作为淘钢网"六六仓"战略的首个落地项目,9月运营数据表现亮眼。该中心依托大数据、区块链及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可视化交易平台,已吸引超过200家企业入驻,首年交易额突破800亿元,显示出数字化对传统钢铁贸易模式的深刻变革。

绿色转型方面,9月多家钢厂公布碳达峰路线图,氢能炼钢、电炉短流程等低碳技术应用加速。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的赴日研修团也带回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这些都将推动钢铁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2025年9月的中国钢材市场在供需承压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政策托底与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共同发挥作用。随着10月传统旺季的到来,行业有望迎来阶段性改善,但长期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把握结构性机会、控制经营风险、拥抱技术创新,将是应对复杂环境的关键。

信息参考:兰格钢铁网、世界钢铁协会、钢之家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