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中国钢铁双雄深耕“一带一路”:永钢中亚筑巢与广钢东南亚拓路的战略共振

发布时间:2025-09-28 15:45:51         来源:淘钢网   1763    


中国钢铁双雄深耕“一带一路”:永钢中亚筑巢与广钢东南亚拓路的战略共振

引言:绿色钢铁引领国际产能合作新浪潮

2025年,全球钢铁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构建起新型产业生态。江苏永钢集团与广州广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钢新材料”)虽未形成直接资本合作,却分别以中亚重资产模式与东南亚轻资产策略,探索出钢铁产业国际化的双轨路径。永钢集团斥资12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打造300万吨短流程钢厂,广钢新材料则通过非晶合金技术突破与区域供应链整合,成为华南钢铁出口的隐形冠军。二者的战略实践,共同勾勒出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升级轨迹。

永钢集团:中亚绿色钢铁基地的破局之路

资源本地化与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吉别克乔利经济特区,永钢集团主导的300万吨短流程综合钢厂项目已于2025年4月奠基。该项目采用天然气基直接还原铁(DRI)技术,替代传统高炉炼铁工艺,吨钢碳排放较传统流程降低60%以上,成为中亚地区首个全流程绿色钢铁生产基地。项目一期100万吨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将利用当地卡拉干达产区的天然气资源(成本仅为欧洲市场的1/3)和科斯塔奈州的铁矿石,实现原材料本地化采购率超80%,物流成本降低15%-20%。
技术输出与标准话语权的构建
永钢集团的国际化并非简单产能转移,而是技术标准的全球渗透。其自主研发的马氏体耐热焊丝钢SA335 P91热轧盘条已填补国内空白,产品通过欧盟PED 4.3认证,成为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的首选材料。在中亚项目中,永钢联合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公司,将中国短流程炼钢标准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推动DRI技术本地化适配,预计可带动当地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减少对进口钢材的依赖度超40%。
市场辐射与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原材料-冶炼-轧制”全产业链布局,产品覆盖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南部市场。据测算,哈萨克斯坦每年钢材缺口达300万吨,永钢一期项目可满足当地1/3需求,剩余产能将通过中欧班列辐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基建需求旺盛地区。项目建设期创造2500个就业岗位,投产后年税收贡献预计达1.2亿美元,成为中哈产能合作的标杆案例。

广钢新材料:东南亚供应链网络的隐形重构

非晶合金技术打开高端材料出口空间
在华南地区,广钢新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开辟差异化赛道。2025年4月,其联合唐山非晶科技推出的240mm宽带非晶合金带材通过欧盟认证,产品磁感强度达1.56T,铁损值低至0.18W/kg,性能超越传统硅钢材料,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机、高效变压器的核心材料。依托该技术,广钢新材料与全球节能变压器龙头企业签署框架协议,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20%,其中东南亚市场占比达65%。
区域物流枢纽与保税加工体系
为破解东南亚物流瓶颈,广钢新材料在柬埔寨贡布保税区设立加工基地及CBW海外仓,形成“广州-钦州-西哈努克港”海运专线,物流时效从35天压缩至18天。2025年1-7月,其通过“钢材直供+委托加工”模式,为柬埔寨半岛酒店项目供应1.2万吨特种钢构,实现海外工程直供“零突破”。同时,借助广州工控集团内部协同网络,向万力轮胎柬埔寨工厂供应建筑钢材及钢结构1.7万吨,构建起“制造-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区域供应链生态。
政策响应与新兴市场卡位
面对东南亚绿色建筑标准升级,广钢新材料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HRB500E抗震钢筋、耐候钢等特种建材,成功入围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采购名录。2025年二季度,其东南亚出口营收同比增长40%,其中越南、马来西亚市场增速分别达52%和38%,展现出对区域政策变化的敏捷响应能力。

双轨模式的行业启示:技术、市场与风险的平衡艺术

永钢与广钢的实践揭示出钢铁国际化的深层逻辑:资源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战略的协同共生。永钢中亚项目依托当地天然气、铁矿石资源,通过DRI技术实现“资源-产能-市场”闭环;广钢则聚焦技术溢价,以非晶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切入东南亚高端市场。二者均通过标准输出(如永钢英标CARES认证、广钢欧盟非晶合金检测)突破贸易壁垒,印证了“技术+标准”双轮驱动的有效性。
风险控制层面,永钢采用“分期投产+本地化融资”策略,一期项目引入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30%股权融资,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广钢则通过“轻资产运营+多区域布局”,将东南亚业务分散至5个国家,规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这种差异化风控手段,为中国钢铁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未来展望:从竞争到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

尽管两家企业尚未形成资本合作,但其战略布局已呈现互补性:永钢的低碳冶炼技术可与广钢的非晶合金材料结合,开发“绿色建筑用钢+高效电机材料”的组合方案;永钢中亚基地的原材料采购网络,有望为广钢提供低成本铁矿石资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二个十年,这种基于技术协同与市场分工的隐性合作,或将演变为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范式。
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与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永钢与广钢的实践证明:唯有将技术创新嵌入区域发展需求,以绿色产能对接沿线国家基建升级,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跨越。这不仅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升级路径,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方案”的生动诠释。

信息参考:广钢新材料、中国冶金报、新浪财经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