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发布!未来两年目标确定!

发布时间:2025-09-23 15:36:12         来源:淘钢网   2449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从5个方面部署10条具体举措,为钢铁行业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明确实施路径。《方案》全文如下:

 

 

 

 

对于《方案》出台的背景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钢铁行业持续下行,稳增长压力较大。一是钢材消费达峰,需求持续下降。房地产用钢需求短期难以回升,传统建筑用材需求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需求贡献潜力降低,汽车、造船等制造业需求虽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传统建材减量。贸易摩擦多发频发,钢材直接出口不确定性增加。供给能力仍然处于高位,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二是近年行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2024年,钢铁行业利润662.9亿元,同比减少42.6%,行业亏损面较大。今年1-7月,钢铁行业虽然实现利润830.3亿元,但行业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三是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绿色低碳转型更趋紧迫。2025年底前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今年也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钢铁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以及后期运维均需要增加投入,带来较大资金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量的增长方面,提出了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发挥好支柱产业的压舱石作用,守住稳增长的底线,同时又要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回升,避免持续下行的局面。在质的有效提升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破除粗放的产能扩张、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更加注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一是聚焦消费达峰、需求下行突出矛盾,提出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优胜劣汰。二是聚焦提升供给质量,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三是聚焦行业改造升级,提出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改造,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四是聚焦扩大有效消费,提出挖掘钢材应用需求,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激发释放消费潜力。五是聚焦深化开放合作,提出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优化钢铁出口产品结构,依法依规开展钢铁产品国际贸易,引导钢铁产品与装备、技术、服务等协同走出去,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为了确保钢铁稳增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方案》提出了3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央地协作、部门协作、行业自律,协同抓好任务落实。二是政策支持方面,用足用好现有财税政策,落实市场化、法治化、有扶有控金融政策,强化人才培养。三是运行监测方面,通过常态化运行监测、产能预警机制等手段,强化监测调度,保障行业平稳运行。

 

对于此版《方案》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扩需求”是扭转钢铁行业供需失衡的关键所在,“扶优汰劣、精准调控”是工作方案的一大亮点。随着工作方案实施,低碳冶金、智能制造、钢铁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将迎来显著发展机遇。同时,有助于推动绿氢制备、储运以及氢冶金核心反应设施、配套工艺控制技术的研发应用。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认为,此版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延续了2023年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增长4%的目标水平,体现了国家推动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预期和决心。

 

表示,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这两项目标,企业的“体感”最为明显,是时下的重点、难点,定性的目标导向也更加严谨、务实。此外,工作方案针对产业结构以及供给能力、绿色化、数字化方面的目标,体现了政策对当前和长远的统筹考虑。

 

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认为,若要实现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钢铁企业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高附加值的钢材的同时,更应严控产能、自律减产。“只有钢材产量控制住,才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钢价才能稳定下来,钢铁企业才有销售利润,钢铁行业才能实现工业增加值提升。”说。如按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由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四部分构成。其中,近年来钢铁企业的利润、税收等呈下降趋势。

 

以利润水平为例,徐向春统计了31家钢铁上市公司近几年的利润情况:2021年31家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1077亿元;2022年为219亿元;2023年为191亿元;2024年为亏损155亿元。2021年起31家公司的税金总额也在逐年下滑。“企业的利润、税收水平都要有所增长,才能带动行业工业增加值取得增长。”徐向春表示,后续的关注重点在于政策能否切实执行、落地,行业能否脱身于“内卷式”恶性竞争,扭转供应过剩格局。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高级董事黄筱婷认为,此次方案所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全球钢铁产业的演进趋势高度一致。《工作方案》设定了未来两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4%的目标,并明确“严禁新增产能”,体现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这一趋势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国内钢企的利润率。

 

信息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华财经、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