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中钢协发布2025年7月会员企业节能减排报告: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8-25 16:43:50         来源:淘钢网   1604    


中钢协发布2025年7月会员企业节能减排报告: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2025年7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发布了会员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最新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企业能耗指标持续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行业整体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能耗指标持续优化,能效水平稳步提升

根据中钢协数据,2025年7月,会员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3%,达到历史较好水平。其中,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耗新水量、吨钢电耗等关键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行业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钢铁企业加快推动清洁能源替代,部分企业已实现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的高效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在钢铁生产中的占比逐步提升。例如,部分沿海钢铁企业利用厂区屋顶和闲置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满足部分生产用电需求,有效降低碳排放。

此外,中钢协指出,钢铁企业正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如余热余压回收、高效电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浪费。

二、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保治理成效显著

在环保治理方面,2025年7月,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二氧化硫(SO₂)排放量下降约5.2%,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下降4.8%,颗粒物(PM)排放量下降6.1%,行业整体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钢协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钢铁企业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推动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全国已有超过80%的钢铁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部分企业已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废水治理方面,钢铁企业通过优化水循环系统、推广高效水处理技术,大幅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部分企业已实现“近零排放”,工业废水回用率超过98%,有效降低了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低碳技术加速落地,氢能冶金、CCUS成新亮点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钢铁行业正积极探索低碳冶炼技术,其中氢能冶金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025年7月,多家钢铁企业加快氢能冶金示范项目建设,部分企业已实现富氢高炉冶炼试验,氢能替代焦炭的比例逐步提高。中钢协预测,未来3-5年,氢能冶金技术有望在部分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为钢铁行业深度脱碳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也在钢铁行业加速落地。部分企业已建成CCUS示范工程,将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并资源化利用,如用于化工原料或地质封存,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四、政策支持与行业自律双轮驱动

中钢协在报告中强调,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自身的努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工业能效提升计划》等,为钢铁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

同时,钢铁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强行业自律,通过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开展能效对标、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钢协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行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五、挑战与展望:钢铁行业仍需突破瓶颈

尽管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 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大:钢铁生产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清洁能源替代需进一步加快。
  2. 低碳技术成本较高:氢能冶金、CCUS等前沿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
  3. 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中小钢铁企业环保治理能力较弱,需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

中钢协建议,未来钢铁行业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结语

2025年7月的节能减排数据表明,中国钢铁行业正稳步迈向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行业自律的共同推动下,钢铁企业不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为全球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钢铁行业有望在绿色转型之路上实现更大突破。

信息参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