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钢铁行业迎节能降碳新政 50 万吨标煤项目审批权限上收国家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5-08-15 16:02:58         来源:淘钢网   1260    


钢铁行业迎节能降碳新政 50 万吨标煤项目审批权限上收国家发改委

政策背景:"双审查" 机制强化源头管控

2025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明确自 9 月 1 日起将碳排放评价与节能审查整合为 "双审查" 机制。根据新规,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同步提交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评估报告,未通过审查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管控权限上收煤炭消费限制。国家发改委将直接负责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50 万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煤炭消费量 50 万吨以上)项目的节能审查,省级部门负责 1 万吨标准煤以上项目,县级机关则被禁止审批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 "两高")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年煤炭消费量 1000 吨以上的项目首次被纳入审查范围,这对依赖煤炭的钢铁企业新增产能构成硬性约束。

行业影响:中小产能出清加速 头部企业技术改造承压

政策直指钢铁行业 "两高" 项目盲目扩张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 "十四五" 规划中期评估中指出,需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并将单位 GDP 能耗降低、碳排放强度降低等滞后指标列为攻坚重点。业内分析认为,此举将加速钢铁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年产能不足 200 万吨的中小钢厂或面临淘汰,而大型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绿色技改。

具体来看,钢铁企业新建或改扩建项目需满足能效标杆水平碳排放强度双重标准。例如,高炉炼铁工序能耗需控制在 360 千克标准煤 / 吨以下,轧钢工序需采用无头轧制、连续退火等先进工艺。同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到 2025 年钢铁行业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提升至 15% 以上,这意味着光伏、风电等绿电直供模式将迎来发展机遇。

企业应对:优化用能结构与布局 关注政策窗口期

面对政策收紧,钢铁企业已开始调整发展策略。某头部钢企负责人表示,公司正推进 "烧结余热回收 + 高炉煤气发电" 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减碳可达 8 万吨;同时通过参股光伏电站锁定绿电供应,降低外购火电比例。此外,企业需密切关注地方节能审查机关的动态调整,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环保重点区域可能进一步提高审查标准。

政策专家建议,钢铁企业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先布局短流程电炉炼钢,减少铁矿石和焦炭消耗;二是参与碳市场交易,通过 CCER 项目抵消部分排放成本;三是加强与上下游协同,推动废钢回收体系建设,降低吨钢碳排放强度。随着 9 月 1 日政策正式实施,行业预计将迎来新一轮绿色投资热潮,节能装备、碳管理咨询等配套产业或同步受益。

长远趋势:低碳转型成行业必修课

此次政策修订是国家推进 "能耗双控" 向 "碳排放双控" 转型的关键一步。根据 "十四五" 规划,钢铁行业需在 2025 年前实现单位产值能耗降低 13.5%,碳排放强度降低 18%。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钢铁产品将面临更严格的碳足迹追溯要求,低碳钢、超低碳钢或成为抢占高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行业兼并重组与技术创新将加速,推动钢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总体而言,此次节能审查与碳排放评价政策的整合实施,不仅是对钢铁行业项目审批流程的系统性重塑,更是推动产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契机。随着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钢铁企业需加快技术创新与绿色投资,在产能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与碳管理能力建设上形成合力,方能在行业深度变革中抢占先机,为实现 "双碳" 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参考:国家改发委、新华社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