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行业转型新标杆:南钢以 “高智绿” 融合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南京钢铁集团(以下简称 “南钢”)以 “高智绿” 融合创新战略交出亮眼答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在近期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提出,通过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三化融合”,南钢正从传统钢铁制造商向 “全球绿色钢铁先行者” 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南钢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动能,构建 “一脑三中心” 工业互联网架构,实现全流程数据驱动决策。通过 “操作无人化、运维远程化、生产一键化” 改造,建成行业首个全工序黑灯工厂,轧钢作业自动化率提升至 98%,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 2.2 倍。今年 6 月,南钢联合华为发布 “元冶・钢铁大模型”,整合 AI 视觉检测、智能排产等 176 项解决方案,推动钢铁生产从 “经验驱动” 向 “算法驱动” 跨越。目前,智能机器人已覆盖炼铁、炼钢、检化验等全流程,累计服务外部企业超百家,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化输出标杆。
作为江苏省首家长流程环保绩效 A 级企业,南钢累计投入超 130 亿元实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实现 “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 的清洁生产模式。数据显示,其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降低 60.5%、74.3%、89.6%,余热余能自发电率提升至 10.5%,年减碳超 30 万吨。在此基础上,南钢创新 “五链联动” 碳经营体系,通过碳产品开发、碳金融工具应用等方式,将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2025 年一季度低碳产品营收占比达 42%,同比提升 15 个百分点。
聚焦 “精特” 发展方向,南钢构建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 创新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厚板、特钢长材及复合材料基地。其研发的 9Ni 低温钢、耐磨钢等 28 类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为 “蓝鲸一号” 可燃冰开采平台、“华龙一号” 核电工程等 400 余个国家重大项目提供关键材料。在国际市场,南钢产品成功应用于迪拜 950 兆瓦光热电站、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 “一带一路” 项目,高端特钢出口额年均增长 20%,成为中国钢铁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南钢凭借 “高智绿” 战略实现逆势增长。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达 143.53 亿元,净利润 5.78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 97.37%。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指出,南钢的实践验证了 “创新驱动 + 绿色转型” 的可持续性,其 “数字化提效、绿色化降本、高端化增值” 的三维路径,为钢铁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2025 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等政策落地,钢铁行业 “智改数转” 步伐加快。南钢的探索表明,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不仅能实现 “老树发新芽”,更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占据主动。未来,随着 “元冶・钢铁大模型” 等技术的深化应用,钢铁行业有望加速向 “智能制造 + 绿色制造” 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信息参考:南京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