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建材行业政策密集出台,为全年发展定调。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7 月 18 日发布《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聚焦钢铁、建材等四大行业,提出扩大再生资源利用、推广氢能煅烧等绿色工艺。其中,建材行业需加快大型窑炉电能替代,推动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等绿色产品供给。同期,中国水泥协会发布 “反内卷” 工作意见,要求企业统一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强化错峰生产执行力度,政策组合拳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提升。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一步强调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分析指出,政策红利下,钢铁、水泥等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具备技术与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持续受益。
七月建材价格呈现 “淡季不淡” 特征。钢材市场率先回暖,螺纹钢均价环比上涨 0.8% 至 3524.75 元 / 吨,线材期货主力合约震荡走高 0.58%。Mysteel 数据显示,全国电炉钢厂开工率回升至 31.86%,建材日均产量 7.64 万吨,显示企业生产积极性提升。水泥价格区域分化明显,东北地区表现突出,均价达 477 元 / 吨,同比涨幅 21%,而华南、华东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价格仍处低位,湖南市场水泥均价 283.5 元 / 吨,同比下跌 13.7%。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 “金九银十” 传统旺季临近,叠加基建项目加速落地,建材价格有望延续修复态势,但房地产需求疲软仍为主要制约因素。
七月最受关注的基建项目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达 1.2 万亿元,规划装机容量超 6000 万千瓦。据测算,该工程将带动钢材需求 400 万吨,其中特种钢占比达 40%,硅钢、耐候钢等高端产品需求显著增加。此外,国家发改委下达 8000 亿元 “两重” 项目清单,专项债发行提速,为建材需求提供长期支撑。
企业层面,东方雨虹以 8.8 亿元收购智利建材零售龙头 Construmart,加速全球化布局;中国建材与中交集团推进水泥资产整合,行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这些动态反映出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海外扩张对冲周期波动的战略意图。
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量 5814.7 万吨,同比增长 9.2%,但欧盟新建筑产品法规(CPR)于 7 月 1 日生效,对建材产品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出口企业面临合规成本上升压力。与此同时,“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表现活跃,陕西企业在肯尼亚建材展斩获 800 万美元意向订单,显示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总体来看,七月建材行业在政策支持与重大工程拉动下呈现积极信号,价格企稳与企业战略调整共同构筑行业韧性,尽管房地产需求与国际贸易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但绿色转型与全球化布局已成为行业突破周期的核心路径。
信息参考:环球网、网易新闻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