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中国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中国钢铁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5-07-30 15:31:12         来源:淘钢网   2038    

 

近期,日本制铁CEO桥本英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只有日本制铁的几分之一,并称“由于中国的低价攻势,钢铁制造商目前正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第一财经报道,根据中日主要钢铁企业2024年的财务报告,日本制铁在去年一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50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中国最赚钱的前五大上市钢铁企业,净利润分别为73.62亿元(宝钢股份),51.26亿元(中信特钢),22.61亿元(南钢股份),20.32亿元(华菱钢铁),14.9亿元(久立特材)。这意味着,中国前四家最赚钱的上市钢企2024年的净利润之和,不敌日本制铁一家。

 

2021年宝钢股份曾是全球最盈利的钢企,当时净利润高达236.32亿元最近几年,宝钢虽依然是中国最赚钱的钢企,但利润在逐年下滑,2024年的净利润只有日本制铁的四成。

 

从粗钢产量看,《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5》显示,2024年,中国宝武集团以超过1.3亿吨粗钢产量位居榜首,鞍钢集团居第二,此外,中国的钢铁企业河钢、沙钢、建龙、首钢也位列世界前十。

 

日本制铁2024年的粗钢产量3964万吨,在今年6月完成对美国钢铁的收购后,其最新的粗钢产能达到5782万吨在鞍钢集团之后,位列全球第三。

 

为何日本制铁的净利润高于中国的钢铁企业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认为,这与日本制铁在原料成本,产品结构等方面的优势有关。日本的钢铁企业早年间通过参股或控股海外高品位的矿石资源,在原料成本上占据很大的优势,而更多生产高端钢材,也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早在19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建筑用钢需求大幅下降,日本的钢铁企业就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厚板、结构钢、不锈钢、高强钢等品种钢产量,通过技术升级,专注于生产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种钢材,包括汽车用高强钢和电子设备用精密钢材等。如今,日本制铁不仅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众多高端制造企业的钢材供应商,包括丰田、本田等在内的汽车厂商所需要的高端钢材,大都由日本制铁供应。

 

虽然中国的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在调整产品结构,但依然有大量的建筑钢材产能,与此同时,中国在1996年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后,粗钢产量仍在逐年增加,如今已经突破十亿吨大关。

 

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的钢厂一直在缩减产量,从去年到现在,日本制铁的国内产量就砍了三分之一,韩国浦项制铁在国内的产量也砍了一半,并严格遵循有正向利润才生产销售的原则此外,日本制铁和韩国浦项在本国都已占据了绝对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前十大钢铁企业2024年的集中度只有40%,可以说目前的国内市场已经到了充分内卷的阶段,大多数钢厂还是在同质化竞争,以前是建筑钢材同质化,现在连板材也快要杀成红海了,比如高端品种冷轧产品去年就一直在跌价。

 

面对行业下行等问题今年上半年国内钢企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努力践行自律控产稳市场,钢企利润总额同比实现了大幅增长。据中钢协统计,上半年,会员钢企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为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销售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3.86%,同比下降18.19个百分点。可以说,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自律控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对于钢铁行业“反内卷”,钢协会长,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内,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在产能治理新政尚未系统化、明晰化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应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强自律、“反内卷”,促进行业平稳有序、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区域和品种自律。随着建筑业钢材需求持续下降,钢筋属地化销售趋势更加明显,同时钢筋依然是钢材市场重要的流通材、钢材价格的标杆,以省域模式深入开展钢筋市场自律;着力推进汽车板、船板、无缝钢管等重点品种自律工作,维护品种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号召企业自律控产稳价格。

 

对于钢铁行业下半年发展形势,赵民革认为,近期在美国发动全球关税战的背景下,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但国内刺激消费的政策力度也可能进一步加大。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实现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进一步稳中向优。预计下半年钢铁行业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运行,钢材出口形势下半年或将面临更多挑战。钢铁业须根据下游需求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努力保持合理供需动态平衡。

 

信息参考:中钢协、中国冶金报、第一财经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