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及时整改堵塞漏洞!钢材“出口买单”将消失!
国常会:及时整改堵塞漏洞!钢材“出口买单”将消失!
6月底,审计署公布《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该报告揭露税务与海关、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间未能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与利用机制,税务内部数据分析也各自为战,导致2021年以来少征收税款高达724.23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五部门联合在3月底发布了《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严禁买单出口,但因为海关报关数据与税务数据一直未完全联通问题,据多名出口商反映,公告发布后买单出口仍然十分猖獗,不少海关尤其是天津、浙江等地的海关抽查的非常松散,对于发现的疑似买单出口也没有任何处罚追查措施。
据了解,买单出口是一种通过虚开发票获取退税的灰色操作。举个例子:在2021年之前,出口一吨钢材可以享受13%的退税。假设钢材价格为5000元/吨,出口商A可以获得650元退税。但前提是A需要上游钢厂开具增值税发票。然而,2021年后,钢材出口退税被取消,A手中的发票变得“无用”。此时,若B以低价(如6%即300元)购买这些发票,A可以赚取300元,而B则通过虚开发票抵扣进项税,净赚350元(650-300)。最终,国外客户C以更低价格购得钢材。这种操作看似多方获利,实则对行业和国家税收危害巨大。
在7月16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对6月底的审计署的报告“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这一报告中的发现的问题,并推动相关部门配合落实,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的主体责任,堵塞漏洞。
会议指出,审计整改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事关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对审计查出问题,要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确保不折不扣限时整改到位。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铲除问题滋生土壤。要把审计整改作为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整改促落实、提效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据“凌波微观”微信号消息,最近不少海关开始加大了对出口报关的查验,似乎是有数据互通的预示。有消息指出今年8月底前实现数据联通,并倒查4月1日以来的所有报关数据,利用大数据核验出口报关是否存在买单出口行为。
针对市场关注的“出口买单”问题,中钢协副会长王颖生在7月12日举行的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暨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五部委已经出台相关整治文件,涉及数据共享和联合执法,虽落地需时,但对此偷税漏税行为一定会给予打击,该现象将逐步消失。
信息参考:审计署、央视网、凌波微观、我的钢铁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