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回升背后的钢材市场驱动力
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回升背后的钢材市场驱动力
亚洲产业链强势拉动 6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0.7%,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中国基建投资加速成为关键推力:专项债资金集中落地,带动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项目密集开工,建筑钢材采购量环比增长12%。东南亚地区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同步发力,越南、泰国电工钢进口量同比激增35%,直接推升区域生产活跃度。
成本压力缓解激活生产 原材料价格下行是重要支撑因素:62%品位铁矿石到岸价月跌8%,焦炭完成四轮提降,吨钢成本降低120-150元。成本压力缓解刺激电弧炉钢厂快速复产,全国独立电弧炉开工率升至68%,较5月提升9个百分点。
非洲基建需求释放超预期 埃及新首都项目启动钢结构招标,南非采矿设备更新潮带动耐磨板订单增长,推动非洲制造业PMI环比大涨1个百分点至49.7%。中国钢厂对非出口订单中加工配套比例升至40%,缩短交付周期至25天。
欧美市场持续疲软 美洲制造业PMI仅48.6%,汽车产业链收缩尤为明显。福特、通用等头部车企削减第三季度薄板采购计划10%-15%,导致北美冷轧卷板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34天。欧洲能源设备制造商推迟交货,无缝钢管库存积压较上月增加17%。
关税政策驱动短期异动 美国对华钢铁关税暂停期(8月15日到期)引发连锁反应:
新兴通道价值凸显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零关税政策窗口期吸引钢厂加速布局:
供给收缩不及需求分化 国内重点钢厂高炉检修率达12%,建筑钢材周产量环比下降4.3%。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2.8%,导致螺纹钢社会库存去化速度较5月减缓1.8个百分点。工业板材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新能源用钢订单饱和,家电板需求稳定,但工程机械用中厚板库存压力持续增大。
碳税壁垒抬高出口门槛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进入过渡期核查,首批涉及钢管、螺丝等品类。经测算,出口企业碳成本将增加8%-12%,部分订单已转向土耳其、印度等非受限地区。
政策红利释放进度 中国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月到位,铁路、水利领域投资加速将集中消化螺纹钢库存。历史数据显示,万亿级财政刺激可使建筑钢材需求弹性系数达1.2-1.5。
国际产能协作深化 东南亚新能源产业链扩张持续:
原料成本边际变化 全球铁矿石港口库存升至1.52亿吨,四大矿山发运量同比增7%。若供应过剩持续,62%品位矿价或下探至90美元/吨区间,进一步缓解钢厂成本压力。
当前PMI回升0.3%的本质是成本驱动型弱反弹,而非需求根本性改善。亚洲基建加速与非洲项目启动形成主要支撑,但欧美需求疲软及地产拖累持续制约复苏强度。未来突破收缩区间的核心在于三重平衡:中国政策红利对冲房地产下滑的效率、东南亚产能扩张对工业板材需求的拉动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重构对贸易壁垒的消化速度。三季度需重点监测三大变量——美国关税政策到期窗口(8月15日)、极端气候对施工进度的扰动强度,以及铁矿供应过剩对成本下行的持续支撑力度。
信息参考:中国新闻网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