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中欧绿色航运走廊提速 钢铁运输开启零碳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5-28 16:05:17         来源:淘钢网   8056    


中欧绿色航运走廊提速 钢铁运输开启零碳新篇章

宁波舟山港携手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及西班牙瓦伦西亚港,近日正式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聚焦中欧航线低碳化改造。这一合作不仅为全球海运脱碳提供实践样本,更将通过优化钢铁等大宗商品物流链,推动产业供应链向“零碳”目标迈进。

钢铁运输碳壁垒破局:清洁能源替代加速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其跨境运输长期面临碳排放高、能源消耗大的挑战。此次协议明确,中欧港口将重点推进以下技术路径:

  • 清洁燃料船舶:推广LNG动力船、氢能燃料加注及生物燃料油应用。宁波舟山港已实现主要集装箱码头生物燃料加注全覆盖,欧洲港口则加速布局氢能制备与港口供能体系。
  • 岸电普及与智能管理:宁波舟山港岸电覆盖率超100%(液体化工泊位除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欧洲港口同步升级港口电力基础设施,实现靠港船舶零排放。
  • 多式联运低碳化:整合铁路、短途海运与电动卡车运输,缩短钢铁原料及制品的陆运距离,降低全链条碳足迹。

成本压力与转型机遇并存

据行业测算,若中欧航线清洁燃料船舶占比提升至30%,钢铁单吨海运碳排放可下降15%-20%,但短期内氢能船舶的建造成本约为传统船舶的2.5倍,LNG加注网络覆盖仍不完善。对此,协议提出三大应对策略:

  1. 政策协同:推动中欧港口城市氢能补贴、碳税减免等政策衔接,降低企业初期投入风险。
  2. 技术共享:联合研发低成本电解水制氢、船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提升设备国产化率。
  3. 碳资产转化:探索航运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将减排量纳入钢铁企业碳账户,反哺运输成本。

钢铁供应链重塑:从“规模优先”到“绿色驱动”

绿色航运走廊的落地,将对钢铁行业产生结构性影响:

  • 出口竞争力提升:低碳排放航线成为高附加值钢材出口首选,助力企业应对欧盟碳关税(CBAM)。
  • 物流网络重构:靠近清洁燃料港口的钢铁加工基地更具吸引力,或将催生新的区域产业集群。
  • 数据赋能管理:船舶智能管理系统与钢铁企业碳核算平台联动,实现运输环节排放精准追踪。

全球示范效应显现

作为国内拥有最多在建绿色航运走廊的枢纽港,宁波舟山港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港区风电与光伏总装机容量超90兆瓦,年发电量逾1亿千瓦时,为欧洲港口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运营模式。西班牙瓦伦西亚港计划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100%;德国威廉港则以氢能为核心,打造“北海绿色能源枢纽”。

展望未来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2027年全球碳税机制启动,绿色航运走廊的先行经验或快速复制至其他航线。此次中欧合作不仅为钢铁物流提供低碳解决方案,更标志着全球供应链从“成本效率”竞争转向“绿色效率”竞争的新阶段。

信息参考:航运界网、中证网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