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钢网! 【退出】 您好,欢迎来到淘钢网! 注册
掌上淘钢

全国钢铁企业碳排放名录扩容 行业绿色转型加速

发布时间:2025-05-14 15:05:42         来源:淘钢网   3564    


全国钢铁企业碳排放名录扩容 行业绿色转型加速

一、政策动态与覆盖范围

  1. 22省市发布最新名录 截至5月13日,河北、江苏、重庆等22省市公布2025年度全国碳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纳入369家企业,覆盖长流程炼钢、短流程电炉钢及独立钢压延加工企业。其中:

    • 河北省:以长流程企业为主,包括河钢集团、首钢京唐钢铁、敬业钢铁等47家长流程企业,占全国名录总量的12.7%。短流程企业仅8家,集中于唐山、邯郸等地,反映河北仍以传统高炉-转炉工艺为主导。
    • 江苏省:名录企业需在6月30日前提交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并试点“苏北电炉钢集群”政策倾斜,推动短流程炼钢占比提升至15%。
    • 重庆市:将34家钢铁企业纳入管控,涵盖轧钢、特钢等细分领域,并明确配额缺口超20%的企业可申请预配额解冻 。
  2. 政策深化:从“能耗双控”到“碳双控” 根据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行业工作方案》,2025年成为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的首个履约年,配额分配首次采用“强度基准+弹性空间”机制:

    • 配额分配:2025-2026年配额与产能产出挂钩,长流程企业基准线对标行业平均水平,短流程企业基准值较传统工艺低30%。
    • 数据监管:企业需按月存证关键参数(如燃料热值、原料含碳量),并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接受“国家-省-市”三级审核,数据篡改企业将纳入“异常清单”。

二、行业影响与成本分化

  1. 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 直接成本:纳入碳市场后,企业需承担碳排放监测(约20元/吨)、配额购买(按当前碳价60元/吨估算,年均成本增加0.5%-1.5%)等费用。以年产1000万吨钢的长流程企业为例,年碳成本或超1.5亿元。
    • 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长流程企业碳排放强度普遍高于东部,如河北某钢厂吨钢碳排放达1.9吨,而江苏短流程企业可降至0.6吨,区域配额分配公平性面临挑战。
  2. 技术竞赛与低碳转型

    • 龙头企业布局:宝武集团HyCROF富氢高炉技术商业化验证中,目标2030年减排30%;河钢启动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吨钢碳排放降至0.25吨。
    • 中小企业困境:部分企业因技术资金受限,仍依赖高炉改造(如喷煤优化),减排潜力不足5%,面临淘汰风险。

三、市场机遇与风险提示

  1. 废钢产业链受益 电炉炼钢比例提升将带动废钢需求,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2025年废钢利用目标3.2亿吨,短流程炼钢企业(如江苏沙钢、重庆钢铁)或通过绿电采购降低碳成本。

  2. 出口承压与国际竞争 欧盟碳关税(CBAM)2026年实施,未达标企业出口成本或增10%-15%。以河北某出口欧盟中厚板企业为例,若碳排放强度为1.8吨/吨钢,年碳关税成本将超2亿元。

四、地方执行与典型案例

  1. 河北:严控长流程产能 河北省名录中47家长流程企业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能效对标,未达标企业将限制新增产能。案例:唐山国堂钢铁通过高炉煤气余热回收,吨钢能耗下降8%。

  2. 江苏:推动电炉钢转型 江苏省对苏北电炉企业给予配额奖励(减排量5%以内增发配额),并试点绿电直供。案例:沙钢集团与国网合作建设200MW光伏项目,绿电覆盖率达30%。

  3. 重庆:灵活配额机制 重庆允许配额缺口超20%的企业预借2026年配额,并引入CQCER抵销机制(上限5%)。案例:重庆钢铁通过购买林业碳汇抵销10万吨配额缺口。

五、碳成本重构行业格局

  • 短期:中小高炉企业加速出清,2025年预计淘汰产能超2000万吨。
  • 长期:氢冶金、电炉钢、碳捕集技术商业化将重塑价值链,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或主导行业整合。

信息参考: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新浪财经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