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叠加季节性因素,2025年夏季钢材市场走势深度分析
一、政策背景:中美关税调整的核心内容与钢铁行业关联 2025年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突破性协议,美方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含10%基础关税+20%芬太尼特别关税),中方同步下调对美国商品关税至10%。此次调整虽未直接取消钢铁产品25%的额外关税(综合税率仍为35%),但通过机械、汽车部件等间接出口渠道,中国钢材对美出口成本显著降低。以热轧卷板为例,关税下调后美国到岸价从1225美元/吨降至675美元/吨,竞争力明显提升。
关键影响维度:
- 出口结构变化:2024年中国对美直接钢材出口仅89万吨(占比0.8%),但通过越南等转口贸易量达136万吨,关税下调后部分转口订单或回归直接渠道。
- 情绪提振:消息发布后,铁矿石期货当日上涨3%,唐山钢坯价格上调20元至2930元/吨,市场对板材类产品预期改善。
二、夏季钢价驱动因素:多空力量博弈
1. 需求端:季节性分化明显
- 建筑钢材:南方雨季(广西已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压制施工进度,1-4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螺纹钢周消费量环比降6.9%,库存压力仍存(1534万吨)。
- 板材需求:制造业表现韧性较强,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7.6%,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车补贴1.5万元)支撑热卷需求,预计价格区间3200-3400元/吨。
2. 供应端:政策与成本双重约束
- 产量调控:2025年粗钢产量目标同比压减1.3%至9.9亿吨,但4月粗钢日产仍达305万吨,供给压力待缓解。
- 成本分化:铁矿石港口库存1.43亿吨,价格震荡偏弱(720-800元/吨);废钢因碳达峰政策支撑强势,重废价格或突破2400元/吨。
3. 国际市场联动
- 欧盟碳关税:2026年起对中国钢铁征收45欧元/吨排放费,当前出口欧盟的钢企需加速低碳转型。
- 东南亚反倾销:越南、韩国对中国镀锌板征收27.91-38.02%临时关税,转口贸易风险上升。
三、关税调整下的钢材品种分化: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应对
1. 板材类(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出口弹性最大,但需警惕反倾销
- 利好因素:
- 关税下调后,机械、汽车部件等间接出口成本降低(美国到岸价从1225美元/吨降至675美元/吨),热卷需求预期改善。
- 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7.6%,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车补贴1.5万元)支撑板材消费。
- 风险提示:
- 欧盟碳关税(45欧元/吨)对中国板材出口形成压制,需加速低碳转型。
- 越南、韩国对中国镀锌板征收27.91-38.02%反倾销税,转口贸易受阻。
2. 建筑钢材(螺纹钢、线材):内需主导,政策托底有限
- 市场现状: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6%,1-4月重点房企销售额降25.6%,螺纹钢周消费量环比降6.9%。
- 南方雨季叠加北方麦收,短期需求疲软,但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1万亿特别国债支持“两新”项目) 。
- 价格预测:6月或冲高至3300元/吨(政策刺激),7-8月回落至3100-3150元/吨(需求证伪)。
- 策略调整:贸易商减少投机库存,下游工程企业可延至7月逢低采购;钢厂通过短流程工艺(废钢成本支撑)降低亏损风险。
3. 特钢与不锈钢:政策红利与原料波动并存
- 电工钢:美国电网升级需求迫切(55%配电变压器超33年服役),但25%关税限制直接出口,建议通过墨西哥设厂规避。
- 不锈钢:镍价波动加剧(LME镍库存增1.01%),叠加欧盟碳关税,出口承压;内需聚焦光伏支架、氢能设备等新兴领域。
4. 原料市场:铁矿石与废钢分化加剧
- 铁矿石:港口库存1.43亿吨,价格震荡偏弱(720-800元/吨),钢厂低库存策略压制反弹空间。
- 废钢:碳达峰政策推动需求,重废价格或突破2400元/吨,短流程钢厂成本优势显现。
四、风险预警
- 政策反复:90天暂缓期内若谈判破裂,美方可能重启24%附加关税。
- 需求不及预期:房地产“止跌回稳”尚未传导至新开工,建筑钢材库存去化缓慢。
- 全球贸易摩擦:印度拟对进口钢铁加征12%关税,欧盟严查碳足迹申报。
五、产业链应对策略
- 钢厂:优化出口结构,增加东盟(占出口30.9%)、中东(对沙特出口增42.7%)市场布局。
- 贸易商:利用期货工具对冲波动风险,关注大商所铁矿石涨跌停板扩至10%的政策调整。
- 终端企业:7-8月逢低备货,建筑项目优先采购短流程钢厂资源(废钢成本支撑强)。
结语 2025年夏季钢市将呈现“政策利好前置、需求验证后置”的特征,建议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5月下旬中美谈判进展及南方气候影响。
信息参考:兰格钢铁网、财联社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