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反“内卷”,中钢协将警示6家“卷王”!产能置换将迎新规!
钢铁行业反“内卷”,中钢协将警示6家“卷王”!产能置换将迎新规!
在当前钢铁供强需弱、市场下行的形势下,低水平重复竞争和恶性价格战行为将被行业协会警示。
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秘书长姜维在中钢协2025年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表示:“结合文件精神,中钢协将于近期对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钢铁主业现金流为负、但粗钢产量仍在增长的6家企业予以提醒。”
据了解,4月2日,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完善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具体措施。
其中,文件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综合运用公告、指南、提醒告诫、行政指导、成本调查等方式,推动经营主体依法经营。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第十四条规定,推进高效协同共治。行业协会建立价格监督员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加强成本监审和调查。探索建立重要行业标杆成本等制度。探索建立成本报告制度。此外,文件在第七部分加强组织实施中明确,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价格治理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姜维表示,坚持“三定三不要”、防止恶性竞争应当是全体钢铁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全行业包括电炉钢企业要充分认识国内需求下降、国际贸易缩量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强自律,继续坚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扎实做好“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工作。
产能置换将迎新规
中钢协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在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下如何保持供需平衡;在没有出台更有效的市场化、法制化产能产量治理政策前,开展粗钢产量调控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适时调整钢铁生产强度建立市场供需的新平衡;各地方和企业严格执行和落实好粗钢产量调控措施,将会对促进钢铁市场平衡、稳定钢铁生产经营起到积极作用。据了解,国家相关部委正在积极部署和推进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
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是解决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矛盾的关键。为适应钢铁行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过去一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暂停了钢铁产能置换政策,组织开展《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工作,并在今年初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为今后实施行业分级管理、综合施策治理奠定基础,对规范行业秩序、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钢铁协会积极建议并会同行业正在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准备通过综合运用产量调控、产能置换、环境评价、碳排放配额、资源价格、金融信贷等差别化政策,引导各类要素向综合评价优质的企业集中。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紧修订《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目前已形成初稿。在修订过程中,钢铁协会一直呼吁和建议,新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应取消不同企业(集团)之间炼铁、炼钢产能置换,即取消产能指标交易,解除附加在产能上的利益,仅允许通过整体性、实质性兼并重组实现产能整合、转移。这样做,一是有利于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继续做大做强,逐步退出一批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减少企业数量、冶炼厂点,提升产业集中度;二是有利于削弱产能的价值属性,避免指标倒卖、囤货居奇的情况,降低产能指标交易偷逃税的风险。
信息参考:中钢协、中国经营报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
2024-07-01
2024-07-01
2024-06-27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