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预计相关的控产政策大概率会出台!
宝钢股份:预计相关的控产政策大概率会出台!
4月28日,宝钢股份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在互动环节中回应称,近期,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钢铁下游行业如汽车、家电以及机械等行业遭受冲击,导致钢材需求的变化逐渐显现并加剧。从基本面上看,合理管控钢铁产量是必要的。自今年初以来,政府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的方针。我们预计,相关的控产政策大概率会出台,但具体情况仍需以国家正式发布的政策文件为准。
宝钢股份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倡议相关部门应关注超低排放改造、能效标杆达标及碳排放绩效等关键领域,并采取奖优罚劣的措施。“一刀切”的做法尽管看起来能迅速见效,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纵容“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钢铁行业的高质量转型不利。近期出现了不少积极的发展趋势。首先,钢铁行业已被正式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一举措有助于强化行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其次,《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 年版)》的发布,不仅有利于资源向更具优势的企业集中,而且从长远角度出发,将推动钢铁企业的管理模式由简单的符合性评估转向分级分类管理。
宝钢股份将严格遵守国家制度执行限产任务。作为中国宝武旗下的旗舰子公司,宝钢股份在资源分配和产能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宝武集团会根据竞争能力和资源分配情况优先支持宝钢股份。此外,宝钢股份实行一公司多基地模式,在应对限产时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能够通过基地间的灵活调配实现效益最大化。基于宝武集团的整体指标优势,预计宝钢股份在2025年相比2024年将具备更好的满负荷、高效率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差异化产品的竞争力和资产优势,实现高效化发展。
据了解,宝钢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8.8亿元,同比下降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4亿元,同比增长26.4%。宝钢股份表示,公司强化内外销协同,提升国际化竞争力。加速推进海外基地建设和海外营销布局,积极响应海外用户需求,持续深化海外市场产销协同,一季度,公司实现出口接单量155万吨,同比提升2.3万吨。
2025年五方工作会商会议在京召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虽然近些年钢铁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去产能成效,但产能过剩问题依旧存在。2025年钢铁行业开年即被一则"粗钢压产5000万吨"的传闻搅动,近几个月,5000万吨粗钢限产政策传闻已引发了市场剧烈动荡,折射出中国钢铁产业转型期的深层矛盾。
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组织召开2025年五方工作会商会议暨轮值会长办公会议,国家有关部委司局领导、各轮值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驻会领导参加会议。会议围绕2025年钢铁行业重点工作、有关行业重大问题、企业核心诉求等充分交换了意见,对年初协会向政府部门提出的《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建议(2025)》(下称《十条政策建议》)的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逐条进行了讨论和评估。会议强调,要继续发挥好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用好企业、协会、政府定期会商机制,帮助行业推进解决当前遭遇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是否存在供给侧改革2.0的新进展,以及是否会转向扩内需、减产能的发展格局?4月28日的大摩宏观策略谈认为,从去年年底开始,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尤其在钢铁行业已出台相关政策,多地已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查超产并要求水泥企业补齐超产产能。对于钢铁行业,尽管减产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预计会在6月份左右推出,并且传言可能会有5000万吨左右的减产目标。由于国内需求下滑,预计今年至少需要3000万吨左右的产量下降才能达到平衡。在政策出台之前,由于盈利压力,行业可能会自发性地进行减产,同时,由于反倾销等因素,钢铁出口量暂时还未明显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转口贸易和订单取消的情况可能会增多,从而对整体需求产生影响。整体来看,虽然关税对上游商品的价格影响相对可控,但更担心中下游商品因高关税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信息参考:宝钢股份、中国冶金报、摩根士丹利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4-30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
2024-07-01
2024-07-01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