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碳市场扩围至钢铁行业!2025年钢价走势、产能格局将迎巨变?
4月16日快讯:4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作为碳排放“大户”,钢铁行业首次全面参与全国碳交易,这一政策将对钢材市场供需、价格及产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碳成本或推高钢价?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压力渐显
- 2024年“过渡期”:钢铁行业2024年配额按实际排放量等量分配,企业无需额外购买配额,短期内对钢价影响较小。
- 2025年强度控制启动:配额分配逐步收紧,高排放企业需购买配额,预计吨钢成本增加0.18元(按当前碳价100元/吨测算)。若碳价上涨至200元/吨,成本压力将翻倍。
- 市场情绪波动:政策落地可能引发贸易商囤货预期,短期内或加剧钢价震荡。
二、产能大洗牌!电炉钢迎风口,北方高炉产能承压
- 落后产能加速淘汰:中小钢厂因碳成本高、技术落后,面临退出风险,行业集中度(CR10)或突破45%。
- 电炉钢占比提升:政策明确支持短流程炼钢,电炉钢产量占比目标从2024年10.4%提至2025年15%以上,废钢需求或激增。
- 区域分化加剧:北方(如河北)高炉产能受限,南方(如广东、福建)电炉产能优势凸显,南北价差可能扩大。
淘钢网数据:2024年一季度,国内电炉钢开工率同比提升12%,废钢价格已上涨5%。
三、出口格局生变!低碳钢或成国际竞争“新王牌”
- 应对欧盟碳关税(CBAM):全国碳市场核算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助于钢企申请低碳认证,降低出口成本。
- 高碳产品转内销:长流程螺纹钢等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或转向国内市场,加剧内卷。
- 绿色溢价机遇:零碳钢、低碳板材(如汽车用钢)可能获得海外订单溢价。
案例:宝武集团已通过碳交易获利超1亿元,并计划2025年量产零碳钢。
四、企业如何应对?碳资产管理成必修课
- 配额管理:钢企需在2025年5月15日前完成全国碳市场账户开立,并制定碳排放数据管控方案。
- 技术升级:氢冶金、CCUS(碳捕集)等低碳技术投入加大,头部企业已布局试点。
- 供应链协同:从铁矿、焦炭到物流的全链条减排将成为竞争关键。
总结:碳市场将重塑钢市逻辑
- 价格:短期平稳,长期成本驱动上涨;
- 供给:电炉钢扩张,高炉产能优化;
- 贸易:低碳产品“出海”,高碳产品内销;
- 策略:碳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生存。
信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今日头条、财联社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