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钢龙头回应粗钢产量调整传闻,将对落后钢铁产能退出进行补偿!
特钢龙头回应粗钢产量调整传闻,将对落后钢铁产能退出进行补偿!
近期市场传闻2025年我国将压减粗钢产量5000万吨。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该报告在2025年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3月20日,针对投资者关于近期粗钢产量压减传闻的提问,作为特钢龙头的中信特钢董事长钱刚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近期传闻中提到的5000万吨这一产量压减目标并不是任何权威机构或国家政府部门正式提出的,但从钢铁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调控产能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解决行业内卷是较为有利的。
此外,钱刚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国内钢铁行业正在筹划成立相关基金,建立落后钢铁产能退出的补偿机制。钱刚补充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这个想法,今年年初行业协会开始征询各家(企业)意见,如何来成立基金,对落后钢铁产能退出进行补偿。”
据了解,3月20日,中信特钢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092.0亿元,同比下降4.2%;归母净利润为51.3亿元,同比下降10.4%;公司实现钢材销量1889.0万吨,其中出口销量220.2万吨,出口销量占比11.66%。要知道,去年黑色金属冶炼也就是整个钢铁行业粗钢产量10.05亿吨,利润总额是291个亿。中信特钢以不到全国粗钢产量总量的2%,实现了超过行业20%的利润,这家特钢龙头的业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中信特钢是中国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控股的专业化特殊钢制造企业集团,基本占到国内特钢产业产量的五分之一。中信特钢在2024年度报告中提到,面对钢铁行业的整体压力,经营环境仍然严峻,行业效益连续下滑。尽管如此,公司通过深化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成功实现了特定产品的销量增长,尤其是在高端汽车用钢和新能源车用钢方面,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8%和29%。此外,针对钢铁行业的挑战,公司加大了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了科技核心能力,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4.21%。
中信特钢的营收全部来自特钢产品。其中特钢棒材占据约40%,特种无缝钢管占据约25%,实际上构成了公司绝大部分产品构成,销售模式为完全直销,不存在代理。
从利润来看,特钢棒材和特钢无缝钢管的利润最高,基本都达到了15%,在现在普材利润偏低甚至可能赔钱的情况下算是相当不错。
对于2025年的经营计划,中信特钢在年报中提到,2025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是销售总量1860万吨,其中出口265万吨,据此计算出口销量占比将达到14.25%。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国钢铁企业出口面临的风险有加剧趋势。今年2月,越南、韩国先后宣布对我国钢铁出口征反倾销税。
在业绩说明会上,中信特钢表示,2024年以来重点对东南亚、中东、北美以及欧洲地区的20多个钢铁项目以及南美、澳大利亚的资源项目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系统论证,明确了“资源+主业+分销”全产业链布局的国际化战略,确定了“并购优先、由后往前、先小后大、稳妥推进”的实施策略。
中信特钢董事会秘书王海勇进一步透露,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打造海外生产基地,考虑到投资成本以及建设时间、速度和效率等问题,将优先采用并购+改造的方式,争取在今年实现实质性的项目落地。
面对传统主引擎的动能衰减,在产业智能化浪潮下,中信特钢还瞄准AI赛道。中信特钢副总裁罗元东表示“机器人企业是做面包的,我们是做面粉的”。据其介绍,公司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提供滚珠丝杠、RV 减速机关键材料、谐波减速机关键材料、直线导轨、拉力器等材料,已实现批量供货。
根据年报,2024年,中信特钢自主研发攻关烧结智能控水、异景同模等10多项人工智能模型项目,深入业务场景,为公司提供强大的AI能力;同时已接入了数据大模型,成功搭建“特钢信使”应用,并已在相关业务场景试点上线,公司将坚定不移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推动数字产业与智能制造示范线建设。此外,中信特钢还提出,将联合内外部资源探索特钢行业垂类大模型,加快人工智能在关键工序、关键业务的融合创新。
信息参考:中信特钢、新京报、界面新闻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
2024-07-01
2024-07-01
2024-06-27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