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经营全景洞察:行业趋势、挑战应对与未来展望
2025年3月18日,方大特钢(600507.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15.6亿元,同比下降18.67%;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2.48亿元,同比下降64.02%。这已是方大特钢连续第三年出现业绩下滑。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2024年钢铁行业整体面临供需失衡的困境,钢材价格持续下行,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行业效益同比下滑。据中钢协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我国进口铁矿石12.37亿吨,同比增长4.9%,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进口矿均价为106.93美元/吨,同比下降7.08%,降幅比钢价降幅小1.3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91.9亿元,同比下滑54.6%。
分行业情况看,2024年,方大特钢特钢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1.77亿元,同比下降19.46%;营业成本203.76亿元,同比下降17.58%,特钢行业毛利率3.78%,同比减少2.19个百分点。采掘业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加126.66%;营业成本1.06亿元,同比增加109.05%;采掘业毛利率68.56%,同比增加2.65个百分点。
面对业绩下滑,方大特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发挥全流程及炉料结构等优势,持续保持成本竞争力。同时,2024年底设立智能信息公司,2025年初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宁德时代及旗下企业开展合作,启动每年500人、连续三年共1500人的应届博士、硕士“大招聘”,将在智慧工厂、数字化AI大模型应用、清洁能源、零碳经济、围绕钢铁延伸推动技术研发突破等方面全面发力。
对于供应商而言,方大特钢的业绩下滑可能会影响其采购策略和付款能力。供应商需密切关注方大特钢的经营动态,评估其信用风险,合理调整合作策略。同时,整个钢铁行业的低迷期也为供应商提供了优化自身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的契机。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回升向好,为钢铁稳增长注入新动力。围绕“稳楼市”,中央和地方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传统房地产行业有望趋稳减缓建筑用钢的下降速度;在基建方面,2025年“化债”和“稳地产”诉求下,基建资金将面临“逆风”,预估基建投资增速下行至3.5%左右;2024年制造业用钢需求强劲,装备制造、造船、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用钢量较大,预计2025年依旧处于上升态势。
产量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主要下游行业用钢需求继续分化,粗钢产量小幅下行。2020年达到峰值为10.65亿吨,之后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产量下降,2023年粗钢平控政策宽松,粗钢产量小幅增加,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展望2025年,地产开工预计下降速度减缓,基建用钢增速有所下滑,出口外部环境转差,但国内外价差优势存在,出口或将维持高位,结合节能降碳、优化结构、产品升级等影响,方大特钢预计2025年粗钢产量继续小幅下降。
钢企利润方面来看,受原料成本下移影响,预计钢企利润将小幅修复。展望2025年,全球铁矿山处于产能产量扩张周期,海外各国铁矿石需求仍有增量空间,尤其是新兴东南亚等国对铁矿石需求潜力较大,而2025年中国在下游总体需求下降,以及钢厂节能降碳导致废钢用量提升的影响下,预计对铁矿石的需求将会下降。2025年供应增量弹性大幅高于需求弹性,铁矿石年度均价重心下移。同时受铁水产量预期下滑影响,双焦供应趋于宽松,燃料方面也将弱势下行运行。
钢材价格方面而言,2025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两重”政策推进,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对国内钢铁行业需求起到托底支撑作用,但受制于国际因素扰动影响,钢材价格或有期间波动,同时原料资源结构供给改善影响,成本将重心下移,原料端走势对成材价格支撑减弱,预测2025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震荡波动行情。
综上所述,方大特钢的业绩下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钢铁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供应商也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合理调整经营策略,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信息参考:央视、环球时报、今日钢铁、观察者网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