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
关注!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指引附件中给出钢铁、石化、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装备、家电、制糖、白酒、美妆日化、锂电池、印制板(PCB)、智能移动终端、民爆等14个行业场景图谱2025版,后续也将继续支持行业相关主体根据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对场景图谱进行动态更新。同时,鼓励其他行业探索开展“一图四清单”建设。
据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粗钢产量连续29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50%。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逐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面临产能过剩与环保压力,绿色化、智能化成为钢铁行业核心发展方向。以“一图四清单”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相关企业明确转型重点、找准转型路径、降低转型投入,分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会同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等各方共同研究编制,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在研发设计环节,数字化正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借助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钢铁企业能够在虚拟空间对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进行全方位模拟与优化。从原料特性分析到生产工艺规划,再到产品性能预测,数字化研发设计打破了传统研发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企业可以提前预判并解决潜在问题,极大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钢铁产品筑牢根基。
从生产制造的核心环节来看,钢铁生产的全流程都在经历数字化的深刻变革。在铁前环节,数字化研发设计借助数字孪生等技术,能对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规划等进行精准模拟与优化,助力企业提前预判并解决生产中的潜在问题,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有效保障产品质量,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经营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也在多维度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了人才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全流程的高效管理,能更精准地匹配企业人才需求,激发人才活力;设备管理方面,通过设备的数字化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可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保障生产连续性,降低设备运维成本;环保管理中,数字化手段让污染物排放监测更精准、治理更高效,助力钢铁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契合“双碳”目标;能源管理通过对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能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质量管理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与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安全管理借助数字化技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感知与预警,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业财管理则通过数字化整合业务与财务数据,实现财务对业务的实时支撑与精准管控,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效率。
供应链管理同样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场。采购管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与供应商的高效协同,从采购需求发布、供应商选择到采购订单执行,全流程透明化、高效化,保障原料稳定供应;仓储物流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库存的精准管控与物流的智能调度,减少库存积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
此外,运维服务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也为钢铁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钢铁企业能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售后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如远程运维、设备健康管理等,提升客户满意度与粘性,同时也能基于服务数据反哺生产,推动产品与服务的持续优化。
总的看,《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2025 版)》全面且细致地勾勒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宏伟蓝图,涵盖了从生产到管理、从前端到后端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将助力钢铁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破浪前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典范。
信息参考:工信部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