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市委书记袁方,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育翔,宝钢股份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宝军等核心领导出席,标志着这场总投资49.6亿元的"央地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根据宝钢股份2025年8月27日公告,该项目将通过宝钢股份增资全资子公司宝钢管业科技有限公司30.85亿元,由其独资设立"宝钢钢管(马鞍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中口径无缝钢管(外径177.8mm-273mm)的研发与制造。这一决策深度契合宝钢股份将"精品长材"列为第三大战略产品的规划,旨在填补国内中高端无缝钢管规格空白,强化在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布局。
项目核心要素:总投资49.6亿元,注册资本金30.85亿元,设计年产50万吨中口径无缝钢管,80%以上产品为油井管、高压锅炉管等高端品类,预计年产值可达数十亿元。作为中国宝武深化内部整合的关键举措,此次合作与宝钢参股马钢有限49%股权的战略形成协同,通过"板材+长材"的产品互补,优化区域产能配置。
宝钢马鞍山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第四代PQF(精密轧管)连轧机组,这一技术由德国西马克集团研发,通过三辊孔型设计使金属变形均匀性提升30%,轧制周期从24秒缩短至20秒,小时产能达200根管材,较传统二辊工艺产量提升30%。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
- 精度控制:三辊对称结构配合液压压下系统,壁厚公差控制在±5%以内,纵向壁厚偏差缩小40%,满足油气开采对管材一致性的苛刻要求。
- 效率提升:高速前台布置与芯棒在线插入技术,使换辊时间缩短50%,工具消耗降低30%,吨钢能耗减少20千克标煤。
- 材料适应性:可轧制高合金钢、薄壁精密管等难变形品种,拓展了中口径无缝钢管的应用边界,特别是页岩气开采用抗硫腐蚀管材。
该项目产品精准瞄准三大高增长领域:能源安全(页岩气超深井开采、核电蒸汽管道)、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支架、底盘结构件)、高端装备制造(大型液压支柱、风电主轴)。根据《2025-2030中国无缝钢管行业报告》预测,2030年国内无缝钢管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5%,其中中口径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目前仍达21%,项目达产后可替代进口30万吨/年。
宝钢通过此次布局,将与马钢形成产品协同:宝钢的特殊螺纹研发能力与马钢优质圆坯资源(年供应100万吨)结合,实现从钢坯到成品管的全产业链优化。项目80%产品为油井管,其余覆盖高压锅炉管、气瓶管等,填补了国内177.8mm-273mm规格组距空白,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无缝钢管行业正面临结构性转型,2024年市场规模约4500亿元,但呈现"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格局:普通管材产能利用率不足70%,而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达21%。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基建、深海工程等领域需求爆发,预计2025-2030年高端无缝钢管需求年增速达12%,其中氢能储运用管增速超25%。
行业集中度提升成为必然趋势,宝武、鞍钢等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加速产能出清。此次宝钢马鞍山项目将推动华东地区高端产能占比从35%提升至45%,加速行业从"规模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型。
宝钢股份通过此次项目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在技术层面,PQF机组使其中口径无缝钢管产能跃居国内第一,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30%;在成本层面,依托宝武采购平台,铁成本降低80元/吨,物流效率提升15%;在区域层面,8000万吨产能规模形成长三角"半小时通勤圈"的物流网络,宁马城际铁路通车后,原料运输时间缩短至30分钟。
兰格钢铁网信息中心主任王国清指出,该项目将提升宝钢在高端管材领域的定价权,预计可使华东地区无缝钢管市场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推动行业利润向技术优势企业集中。
马鞍山作为长三角"白菜心",在区域协同中展现独特优势:区位上,与南京形成"30分钟通勤圈",共享港口物流资源;产业上,承接宝钢高端制造环节,与马钢形成"板材+长材"的互补格局。项目落地后,将带动当地形成50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预计拉动相关产业链投资超100亿元。
交通基建的升级为协同提供支撑:巢马城际铁路2027年通车后,马鞍山将成为连接合肥与南京的枢纽城市,郑蒲港与芜湖港联动形成江海联运体系,物流成本降低12%。这种"区位+产业+交通"的三重优势,使项目成为长三角钢铁产业分工的关键节点。
马鞍山市政府以"无事不扰、难时出手"的服务理念,为项目提供全周期支持:在土地供应方面,将项目列为重点产业用地,审批周期压缩60%;在政策配套方面,给予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补贴等专项支持;在要素保障方面,协调解决用电、环保等问题,确保项目14个月内开工建设。
这种"央企+地方国企"的合作模式(宝钢持股49%+马钢持股51%),实现了技术、资本与资源的深度融合。参考宝武特冶项目经验,预计通过采购协同可降低成本8%,管理输出使产线效率提升10%-15%。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使马鞍山钢铁产业高端化率提升至40%。在绿色发展方面,采用氢基竖炉等低碳技术,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降低60%,契合国家"双碳"目标。同时,项目将推动马鞍山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无缝钢管基地,助力解决能源领域"卡脖子"材料问题。
行业层面需关注两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压缩利润空间(铁矿石价格每上涨10%,吨钢成本增加50元);国际贸易壁垒加剧(欧盟碳关税使出口成本增加8%)。宝钢计划通过三项措施应对: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研发费用率6.23%),开发耐蚀合金等高端产品;深化产业链协同,与上游矿山签订长期协议;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对冲欧美贸易限制。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该项目是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典范,其技术突破与区域协同经验将为行业提供重要借鉴,推动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宝钢与马鞍山市的战略合作,不仅是企业布局的关键落子,更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产业领域的生动实践。通过PQF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依托区域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凭借政策支持加速项目落地,这场合作重塑了高端无缝钢管的市场格局,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在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宝钢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以区域协同释放发展动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信息参考:马鞍山发布、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