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老牌钢企转型造卫星!连续四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67年老牌钢企转型造卫星!连续四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近期,央视《朝闻天下》以《多地布局 卫星互联网有望成新经济增长点》为题,对济钢集团卫星制造项目进行了报道。
根据报道,在山东济南济钢集团的卫星总装生产车间,产线设备正在调试,即将正式投产。这个车间是专门为中小型商业卫星打造的专业化总装集成、测试基地,从核心单机组件集成到整星功能调试,以及严苛环境适应性测试,实现了全流程标准化、数字化作业。未来这里将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生产制造和测试能力,为商业卫星星座组网、补网提供支持。
近年来,钢铁企业转型的案例屡见不鲜,有做石油管道的,有做风电设备的,但是钢铁企业转型做卫星的则不多见。
济钢始建于1958年,曾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巅峰时期年产钢达1200多万吨。2017年7月,为落实山东省产能调整决策部署,济钢一次性关停全部钢铁产能,踏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济钢制定了“二次创业、重塑济钢”的战略目标。公司积极对接北航、中科院等大学和院所,期待着能有一些成熟的项目,在济钢转型过程当中在济南落地。最终,航空航天产业被确定为主攻领域之一。
济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仕君表示:我们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源自67年积累的扎实工业基础。济钢拥有3400余名高级技工,涵盖电工、焊工、车工、钳工等多个工种,这些都是生产航空航天产品的核心动力与基础支撑。
经过多年努力,济钢集团实现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蜕变。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济钢位列第421位,连续四年榜上有名。
9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业态”专场,刘仕君表示,济钢集团要发挥山东省区位及工业基础优势,着力构建“北京研发设计-济南制造测试-烟台组装发射”的空间发展布局。重点瞄准生产制造及信息应用方向,大力布局以火箭、卫星及信息应用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项目,聚力打造全国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
目前,济钢从配套生产零件、部件(逐步集成为组件、结构件)入手,并依托济南市扎实工业基础,从为头部商业航天企业承制零件、部件开始进入航空航天产品市场。结构件生产方面,济钢与济南二机床合作生产了宇航级标准的20种火箭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生产上,济钢协同晶恒电子共同向航空航天大院大所供应产品。航空航天检验检测方面,济钢已引进头部企业航天瑞莱(航天一院下属单位)落户,全面承接检验、测试配套业务;检测试验设备制造方面,济钢旗下冶金研究院依托中国航空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所)协同开展工装、装备结构件、高端检测试验设备制造。其他配套方面,济钢型材为海南文昌火箭发射架提供了高强度方管,气体供应深蓝航天液氧、航天瑞莱等企业单位。低效资源利用方面,济钢将利用废弃矿坑、山体等低效空间,谋划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集群;引进商业航天头部企业星河动力,推进火箭结构件产线建设。
老牌钢铁企业济钢集团在关停全部钢铁产能后,已成功转型商业航天产业,不仅重新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更具备了年产百颗卫星的制造能力,这个跨越堪称传奇。这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钢铁企业也逐步转型成为当地空天信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信息参考:央视新闻、上海证券报、爱济南新闻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