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国内钢铁企业在宝山基地成功下线电镀锌吉帕钢®1470DP-EG,一举问鼎全球电镀锌双相钢最高强度。这款抗拉强度达1.5GPa、厚度仅0.8mm的冷成形产品,不仅实现我国在超高强度冷成形电镀锌汽车板领域的重大技术跨越,更填补了全球1.5GPa级别冷成形电镀锌产品的空白,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能升级提供革命性材料解决方案。作为吉帕钢®产品家族的新成员,该产品的全球首发标志着我国钢铁材料研发正式进入"吉帕时代",在高端汽车用钢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突破。
研发团队历经多年技术攻坚,成功破解超高强度钢电镀锌工艺核心矛盾。通过创新性成分设计与多工序协同控制,实现1.5GPa强度下镀层质量稳定,镀层厚度偏差控制在±2μm以内,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冷冲压工艺验证的1.5GPa级电镀锌双相钢。产品同步满足最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强制性国家标准,抗冲击能力可抵御≥50kJ能量,中性盐雾测试达1000小时无红锈,-40℃低温冲击功≥40J,全面响应新国标新增的12项安全测试要求。
作为全球强度最高的冷成形电镀锌双相钢,产品抗拉强度达1470MPa(实测最高值1500MPa),较现有材料提升30%-50%,强塑匹配特性(抗拉强度1500MPa+延伸率15%)打破"高强度必牺牲成形性"的行业悖论。以0.8mm超薄规格实现全球首次工业化生产,较传统材料减重8-10%,电池包边框部件减重幅度达12%,按新能源汽车单车使用50kg计算,可使整车减重约15kg,续航里程增加8-12km。环保型专用涂层技术实现双重防护,VOC排放量降低60%,重金属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满足国内外最严苛环保标准,使部件服役寿命延长至15年以上。
该产品将冷成形电镀锌汽车板的应用边界拓展至电池包安全核心部件,防撞边框厚度从1.2mm减至0.8mm,减重10%的同时抗挤压变形能力提升40%;底护板可抵御直径10mm、速度80km/h的碎石冲击,避免壳体穿孔风险。车身结构件应用实现单件减重20%,侧碰侵入量减少15mm,满足C-NCAP 2025版五星安全要求。目前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已展开合作,预计2026年实现批量装车应用,年产10万吨的专业化生产线可满足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在"双碳"战略推动下,产品通过材料减薄与强度提升,每万辆新能源汽车应用可减少钢材消耗约800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1200吨。国产化生产使材料采购成本降低15-20%,交货周期缩短至15天以内,彻底改变我国1.2GPa以上冷成形电镀锌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产品已进入多家车企新车型开发目录,并启动欧洲豪华品牌材料认证流程,加速构建全球竞争优势。
1.5GPa级电镀锌双相钢的全球首发,通过"高强度-轻量化-环保化"协同创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提供关键支撑。在安全标准升级与"双碳"目标驱动下,将推动汽车用钢向更高强度、更薄规格、更优性能方向发展,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信息参考:东方财富网、今日头条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