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钢路线图正式落地!2025钢铁研究院院长共识驱动三大技术革命
零碳钢路线图正式落地!2025钢铁研究院院长共识驱动三大技术革命
零碳钢路线图正式落地!2025钢铁研究院院长共识驱动三大技术革命
北京,2025年6月30日 —— 在首钢园区工业遗迹改造的会场内,第四届中国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联席会议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共识(2025北京首钢版)》(下称《共识》)。这份被院士专家称为“中国钢铁技术突围白皮书”的纲领性文件,首次系统提出零碳钢全周期技术体系,明确25类“卡脖子”材料攻关节点,并锚定三大技术革命方向,为我国钢铁工业“十五五”转型提供行动指南。
1. 氢基直接还原(HyDRI)领衔降碳 首钢集团万吨级绿氢DRI中试基地正式投产,吨钢碳排放降至0.28吨(较传统工艺降低76%),首批零碳钢将于2026年一季度供货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成本溢价控制在8%以内。该项目通过绿电电解水制氢替代焦炭,实现冶炼过程近零排放。 2. 低碳工艺多点突破
行业目标:2028年前建成5条零碳钢示范线,吨钢碳排放强度≤0.4吨(当前行业均值1.5吨)。
• 破解能源领域“卡脖子”难题 河钢成功开发抗氢脆管线钢X52MH系列,经6.3MPa高压氢环境测试,焊接接头断裂韧度>110MPa·m1/2,突破氢气长距离输送技术瓶颈,已应用于300公里输氢管道建设。湘钢研发的250mm超厚齿条钢抗层状撕裂性能达Z35级,支撑全球首座“双百”深海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建成。 • 交通轻量化革命加速 沙钢2100MPa级悬架弹簧钢实现商用车簧下质量降低30%,疲劳寿命超200万次,终结德日企业垄断;青拓含氮奥氏体不锈钢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油箱,量产成本下降25%。 • 尖端材料进军高端制造 鞍钢TA32钛合金板(屈服强度1020MPa)通过商飞C929机翼梁认证,打破美企技术壁垒;太钢量产0.02mm超薄精密带材,厚度公差±0.001mm,用于光刻机载物台核心部件。
《共识》首次设定2027年三个100%硬性指标:
能效成果:AI系统优化煤气回收,吨钢煤气消耗减少14m³,单厂年减排CO₂达5.2万吨。
科技部同步推出三大配套举措:
首钢“城市钢厂”经验成为行业范本:
院士观点:中国工程院谢建新指出:“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加速钢铁材料研发从‘试错法’向‘预测设计法’转变,为产业注入AI驱动力”。钢协姜维副会长强调:“面对行业下行周期,科技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紧迫,需全行业共享成果、共担使命”。
总结
此次共识升级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完成战略跃迁:绿电成本临界点突破(≤0.25元/kWh)加速零碳钢产业化;中国主导的ISO《零碳钢评价规范》即将成为国际标准,首钢钢渣技术创汇1.2亿美元;工信部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启动全链条数据整合,驱动材料研发进入AI时代,最终构建起技术自主可控、标准全球引领、生态绿色循环的钢铁工业新范式,为零碳钢铁时代提供中国方案。
信息参考:这个钢铁工业协会等。
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6-17
2025-06-16
2025-06-16
2025-06-16
2024-09-26
2024-07-30
2024-07-29
2024-07-18
2024-07-09
2024-07-03